喜李彦深过聊城
作者:元好问 朝代:金
诗文
围城十月鬼为邻,异县相逢白发新。 恨我不如南去雁,羡君独是北归人。 言诗匡鼎功名薄,去国虞翻骨相屯。 老眼天公只如此,穷途无用说悲辛。
译文
往日,在围城困守了整整十月,战火中苦挣扎与鬼为邻,如今与朋友在他乡欣然相会,我头上已添了白发簇新。只恨我,不如那南飞的大雁,羡煞你呵却是个北归的行人。我好比长于说《诗》的匡衡,功名的福分本自微薄,我又像离开国都的虞翻,骨相多蹇命运艰屯。老眼昏花的天公,从来就只是如此颠倒,身处穷途的遗民,也无须互诉无限的酸辛。
元好问人物简介
元好问(音取hào,喜爱之意,名与字义同),生活在北方中国金元之际,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诗文注释
围城十月:从金哀宗天兴元年三月汴京被围,至天兴二年正月崔立与蒙古议降,蒙古军撤围,前后长达十个月。鬼为邻:与鬼为邻,意思是离死亡不远。异县:意思就是他乡,这里指聊城。独:副词,表示对比与转折的意思,略同于却。匡鼎:就是西汉经学家匡衡,汉元帝时官至丞相,后得罪免为庶人。他对《诗经》深有研究,故说言诗。去国:离开国都。国,都城。虞翻:三国时东吴人,曾任孙权的骑都尉之职。后因多次犯颜直谏,贬官交州(在今广东、广西一带),他自恨命运不好,曾表示生时无人可与互相交谈,死后当以青蝇作为吊客,并说:使天下有一人为知己,足以无恨。骨相:人的骨骼相貌。古人认为骨相可以决定人的贫富祸福。屯:艰难、困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