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诗五首·其一
作者:王粲 朝代:汉
诗文
译文
王粲人物简介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诗文注释
苦乐:《史记李将军列传》载:程不识与李广俱戍边,二人治军严简不同,程军击刁斗、李军则不击。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士卒咸乐为之死。从:跟随。神:神机妙算,谓有韬略。武:勇敢。神且武:意为智勇双全。劳师:让部队去打仗。相公:指曹操,时任汉丞相,故称。关右:古地名,即函谷关以西之地,古人以西为右。曹操在建安二十年三月率兵出关征讨张鲁等割据势力。赫怒:勃然震怒。天威:天朝军威。獯虏:对猃狁的蔑称。猃狁,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分布在陕、甘北部及内蒙古西部。此指曹操于建安二十年龚屠氐王窦茂以下万余人之事。氐又称西戎,为猃狁的一支。羌夷:对羌族的蔑称。此指建安二十年九月巴族七姓夷王朴胡等举巴夷及賨民归附曹操一事。边地贼:指张鲁、韩遂等边关割据势力。此指西平、金城诸将麴演、蒋石等共斩叛将韩遂以献以及张鲁投降之事。忽:犹如,好像。俯:低下头。拾遗:拾取东西。这里喻容易。陈:陈列。赏:赏赐。逾:超过。川:河。坻:水中的高地。饫饶:饱食、富裕。溢:同益,更加。溢肥,指兵强马壮。徒行:步行。兼乘:两乘、两匹战马。余资:丰裕的财物。拓地:指通过战争而占领地盘。邺城:古都邑名,在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一带。建安十八年曹操封魏王,定都于此。所愿句:所期待的都实现了,没有事与愿违。昼日:白天。昼,《文选》作尽。大朝:天子大会诸侯群臣。薄言:发语词。惮:怕,畏惧。牺:古代用来祭祀的牲畜。为牺,意谓被捕捉杀死。良苗:指庄稼。实:所结的果实。挥:摇动。窃:私下。负鼎翁:指殷商时贤相伊尹。传说伊尹善于烹调,尝负鼎求见商汤。厉:同砺,本指磨刀石,此为磨砺的意思。朽钝姿:朽木、钝刀般的资质,为王粲自谦之词。姿:同资。效:效仿,学习。沮溺:指长沮、桀溺,是春秋时的两位隐士。把:拿着。把锄犂:指耕种土地。犂:同犁。孰:同熟。孰览:仔细观看。夫子:指孔子。所言:指孔子主张归隐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