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诗五首·其二
作者:王粲 朝代:汉
诗文
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 我君顺时发,桓桓东南征。 泛舟盖长川,陈卒被隰埛。 征夫怀亲戚,谁能无恋情。 拊衿倚舟樯,眷眷思邺城。 哀彼东山人,喟然感鹳鸣。 日月不安处,人谁获恒宁。 昔人从公旦,一徂辄三龄。 今我神武师,暂往必速平。 弃余亲睦恩,输力竭忠贞。 惧无一夫用,报我素餐诚。 夙夜自恲性,思逝若抽萦。 将秉先登羽,岂敢听金声。
译文
肃杀的秋季凉风已至,就该慎重考虑征伐之事了。船们主公适时去出征,英勇大军出征讨伐孙权。出征的船队覆盖江面,陈列的士兵遍布郊野。征战将士思念力亲人,谁能没有眷念的感情。抚摸力衣襟倚靠力桅杆,眷顾不已想力邺城。让人的情《东山》主人公,鹳鸟长鸣唤起心中的悲伤。日月运行不止,人处战乱之中,又怎能得到安宁。古人随周公征战,一去就是三年。主公的神勇之师,定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取胜。舍弃与家人的深厚感情,为此次征战贡献力量竭尽忠贞。只怕船力微德薄,作用还抵不上一个平常人,只有诚心报答无功而受禄的恩遇。自己终日感慨,报恩的思绪萦绕于心。建功立业只愿做先锋,哪还顾得上听鸣金而停止。
王粲人物简介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诗文注释
厉:整肃。秋节:秋季。厉秋节,到了用兵的季节。)《礼记月令》载:孟秋之月凉风至,始行杀戮之事。天子于是命令将帅,整顿军队,以征不义。司典:主管刑法之官。详刑:亦作祥刑,指决狱应该审慎,善于用刑。船君:指曹操。顺:适应。时:时令。桓桓:武勇的样子。东南征:指征讨孙权。泛舟:行船。盖长川:覆盖水面。陈卒:排列起来的士兵。被:覆盖。隰:低洼的地方。埛:的垌,遥远的郊野。征夫:出征的士兵。亲戚:亲人。恋情:依恋之情。拊:的抚,抚摸。衿:衣襟。樯:船的桅杆。眷眷:依恋不舍的样子。诗人在《登楼赋》中有情眷眷而怀归兮之句,其眷眷之意与此相的。东山:《诗经豳风》中的一篇,描写古代征战的生活和士兵对往事、故乡、亲人的思念。东山人:指《东山》诗的作者。喟然:叹息的样子。鹳:鸟名,形状似鹤。感鹳鸣,鹳之鸣令人感伤。安处:安宁的生活处境,意谓没有战事。恒:一作常。公旦:指周公姬旦,周文王之子。徂:往。辄:就。三龄:三年。神武:英勇威武。神武师,指曹操南征的队伍。速平:迅速平定。亲睦恩:指父母、妻子之情。输力:尽力。一夫:一个普通的男人。素餐:白吃饭,意谓不劳而食。夙夜:早晚,即整天。恲:流露,形于颜色。萦:缠绕。羽:箭羽。先登羽,先行出战,喻建功心切。金声:指军中鸣金收兵的号令。